内容搜索
CONTENT SEARCH
— 工具柜 | 工具车 | 工具箱 | 工具货架 —
— 工具柜 | 工具车 | 工具箱 | 工具货架 —
老实说,市面上“十大优势”这种文章我看过不少,但大多数是PPT味太重,写出来像销售口径。
我这次想用自己跟着深科物联在天津港机修区、威海装备制造厂跑项目的经历,聊聊这套东西在现场到底值不值。
以前在天津港机修区,管仓的老李每天要用半个班做工具盘点。上了RFID柜后,工具一进一出都有记录,后台实时显示库存状态。
缺点是:第一次盘点要花时间绑定标签,尤其是旧工具,贴标签位置还得试。
威海的装备厂曾经有一把特殊扭力扳手找不到,停产了半天。后来上了深科物联的系统,借出、归还时间、操作者工卡号都能查到。
不过,这个功能在多人同时进出柜的时候,要配合权限分级,不然后台会出现多条记录,反而查起来慢。
在港口,像激光测距仪这种小而贵的东西最容易丢。有了RFID,柜门关上就能自动确认工具是否归位。
但提醒一句:如果标签贴得不牢,掉了也会误报“工具丢失”,所以我建议做年度标签巡检。
以前一个人借五件工具得写半页纸记录,现在刷卡+开柜+取出,30秒搞定。
深科物联柜子里是分区天线,能一次识别多件工具,不用一件件扫描。
不过,如果工具材质反光太强,有时读数会慢半秒,新手会以为没读到。
机修区经常有“我上次还了”“不可能是我拿的”这种争论。RFID系统的后台记录就是最终仲裁。
有次后台显示老张半夜借了个扭矩扳手,他还以为是系统出错,后来想起来是夜班加班用的。
威海项目里,焊接工具只能焊工长借,普通工人刷卡是打不开那一层的。
不过有一次应急维修,权限设得太死,反而耽误了十分钟,所以权限要留应急口子。
深科物联的后台会记录每把工具的使用次数,到设定阈值会提醒检修或更换。
我见过有厂等工具彻底坏了才换,结果耽误生产,这种提前预警确实有用。
港口这种地方,节假日也有人值班。RFID系统可以远程登录后台,随时查看工具柜状态。
但如果网络不稳,实时性会受影响,这也是港口项目必须配工业级网络的原因。
天津港有五个机修点,之前得一个个跑,现在后台能统一看。
不过,分布太散的话,维护标签和天线就要有专门团队,不然坏了没人修。
直接省的是管仓人员工时,间接省的是减少停工、找工具的浪费。
深科物联在威海项目测算过,一年省下的工时成本大约能抵一半系统投资。